
彭春晖老师是新大桥中学一名青年物理教师,自2012年学校申报并成为杨浦区首批新优质校起,他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共同成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校的新优质理念——“成为最好的自己”,用一份份丰硕的成果验证着只要能够唤起学生和教师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身上的潜在能量,普通学校可以办得不普通,平凡师生可以变得不平凡。
李丽萍老师已在教坛耕耘了三十多年。作为一个热爱教育的教师,她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从严治教。所任教的初中化学在历届的中考中均获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领导、区教研员、学生、家长的好评。
丁利民校长带领教师共同追求办学理念——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以自己的敬业奉献和实践探索,在学校管理、科研实践、课程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是首批上海市名校长后备人选,荣获上海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星星火炬奖章、上海市职工信赖的管理者、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秦娟,上海市三门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坚持立足教育一线,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先后担任班主任、团队干部、教导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校长。2013年她到任三门中学以来,她深化学校“让爱滋润每一位师生心田”的办学理念,提出从三个层面落实关爱教育,学校要让教育在爱中行走:以爱激发教师的使命感,以爱成就教师的事业心,以爱树立教师的学生观,以爱营造教师的归属感;教师用爱生成学生的智慧,用爱生成学生的好习惯,用爱生成学生的坚强、勇敢与感恩,用爱生成学生的快乐与幸福;...
郑小燕2006年起担任平凉路第三小学校长、书记,平凉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曾作为上海市第二期影子校长项目人选美学习,她以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以身垂范,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建设“一个师生共同喜爱的生动发展的学校”,建设一个温暖人心的新优质校园。
“不管困难有多大,为了孩子们,我们先做起来”。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在七月的骄阳下,李毅萍老师带领着科技组老师开展了“百个儿童家庭科技实验角”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家庭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当美好的设想变成现实的时候,困难远比预想的多。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学校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他们不仅有对明日幸福的期待,也拥有着今天的快乐体验,所有本应属于孩子的欢乐,在这里都应回归到他们的生命中去;学校是寄托孩子理想和情感的家园,孩子在这里留下的应该是幸福成长的记忆,小学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地方。所以,即使在面对现代教育诸多困惑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样一所学校办成受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适合的教育”,即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促进人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教育。具体内容既包含了教育的目的性,又包含了教育的规律性,还包括可行性。
孙纳新,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星星火炬奖”、“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她以“开心、开放、开创”的理念立校,希望让所有学生享有最好的教育,拥有快乐的童年。
位于长宁区中山西路上的上海市民办新世纪中学和很多中心城区的中小学一样,蜗居在居民区中,如大众所言,校园确实比较迷你,但殊不知这小小校园里也能藏着远远超出校园面积的大格局。